前幾天收到友人的 email,是有關日本幼稚園教育的 PowerPoint slides (台灣叫簡報是嗎?)
讓我起了和大家分享德國的家庭教育的念頭
我感覺從一個民族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家庭和教育觀念中可以窺探的這個民族的個性
到底每個民族差多少呢?我先來講個故事 (我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希望大家還喜歡)
前幾天收到友人的 email,是有關日本幼稚園教育的 PowerPoint slides (台灣叫簡報是嗎?)
讓我起了和大家分享德國的家庭教育的念頭
我感覺從一個民族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家庭和教育觀念中可以窺探的這個民族的個性
到底每個民族差多少呢?我先來講個故事 (我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希望大家還喜歡)
很愛看于美人的新節目“非關命運“ 因為本身對心理學很有興趣(連貓和狗的心理我都想了解)
有一集(2010-08-18)叫做 “媽!我不是妳的小木偶“(在 youtube 上找得到)
其中在(4/5)有個生活觀察團的女生叫 Lucy 很無奈地說
她了解父母不會有害她的心 但是她覺得父母勉強她做某件事的話 不一定不會害到她
她只希望父母能在她跌倒的時候給她個家回
只要她有個家 她就會有站起來的力量 她就會相信人生會更好
Lucy 的心聲就是我和幾乎100%孩子的心情
其實父母是會傷人很重的
而且我發現父母往往不自覺自己的自私
可是媽媽代表來賓寶媽聽了 Lucy 的話就哭了
她覺得這句話傷她很重 希望孩子以後不要說這種話
然後心理醫師鄧醫師提醒了一點
就是要求爸媽在我們跌倒時支持我們其實對他們來說很痛苦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的盲點 (至少是我的)
我突然想到這很可能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當了父母才知道父母難當